热门帖子
丹景山位于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古九陇),距成都西北50公里,海拔1147米,境内山川
四川省 2023-03-18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我不知道身边有多少人去过色达 也不知道身边还有多少人没去过 总之,这个充满魔幻奇
重庆市 2023-03-12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小拳拳打动了谁的心? | 百拳齐出,深圳蕨类植物拳芽集

[复制链接]
磨房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11-18 03:40:5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一种植物

外形像一个个问号

宛若初生婴儿般

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疑问

它们终生不开花

拳芽出拳的招式各不相同

在春天的大舞台里

顽强地展示着独特强烈的个性

一共97个小拳拳哦



▼001 华南毛蕨-金星蕨科毛蕨属

w3.jpg

▼002 齿牙毛蕨-金星蕨科毛蕨属

w4.jpg

w5.jpg

▼003 异果毛蕨-金星蕨科毛蕨属

w6.jpg

w7.jpg

w8.jpg

▼004 毛蕨-金星蕨科毛蕨属

w9.jpg

w10.jpg

▼005 卤蕨-凤尾蕨科卤蕨属

w11.jpg

▼006 水蕨-凤尾蕨科水蕨属

w12.jpg

▼007 中华双扇蕨-双扇蕨科双扇蕨属

w13.jpg

▼008 亮鳞肋毛蕨-鳞毛蕨科肋毛蕨属

w14.jpg

▼009 崇澍蕨-乌毛蕨科崇澍蕨属

w15.jpg

裂羽崇澍蕨与崇澍蕨叶片长大后虽然极为相似,但拳芽区别就大多了裂羽崇澍蕨被毛(鳞片)稀疏,颜色偏红,而崇澍蕨被毛(鳞片)稠密,颜色偏褐黄,故从拳芽上可以轻易将两者区分开来,就像芒萁和铁芒萁那般。

▼010 裂羽崇澍蕨-乌毛蕨科崇澍蕨属

w16.jpg

▼011 紫萁-紫萁科紫萁属

w17.jpg

w18.jpg

w19.jpg

w20.jpg

▼012 粤紫萁-紫萁科紫萁属

w21.jpg

▼013 狭叶紫萁-紫萁科紫萁属

w22.jpg

w23.jpg

w24.jpg

▼014 金星蕨-金星蕨科金星蕨属

w25.jpg

w26.jpg

▼015 钝角金星蕨-金星蕨科金星蕨属

w27.jpg

w28.jpg

w29.jpg

▼016 溪边假毛蕨-金星蕨科假毛蕨属

w30.jpg

w31.jpg

▼017 假毛蕨-金星蕨科假毛蕨属

w32.jpg

w33.jpg

虽然它和溪边假毛蕨同属假毛蕨属,但拳芽区别就很大。另外假毛蕨羽轴与叶轴相接处的远轴面(下面)有1个明显凸起的气囊体,在拳芽中也可以看得到。

▼018 镰片假毛蕨-金星蕨科假毛蕨属

w34.jpg

w35.jpg

镰片假毛蕨拳芽的叶轴上有一条明显凸起的白线,羽片基部也会看到气囊体。

▼019 阔片里白-里白科里白属

w36.jpg

w37.jpg

阔片里白的拳芽被鳞毛较密,红棕色,披针形,看起来很细,和广东里白截然不同。

▼020 广东里白(粤里白)-里白科里白属

w38.jpg

w39.jpg

“广东里白”是《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后的中文名字,老版《中国植物志》叫它“粤里白”,它的拳芽被鳞片最少,而且鳞片阔大。

▼021 中华里白-里白科里白属

w40.jpg

w41.jpg

它的拳芽被毛最密,颜色更偏黄白一些。三种里白,叶形极像,很多人感觉没法分,其实只靠拳芽和鳞片就可轻易化解。

▼022 乌蕨-鳞始蕨科乌蕨属

w42.jpg

▼023 阔片乌蕨-鳞始蕨科乌蕨属

w43.jpg

感觉乌蕨和阔片乌蕨的拳芽区别不是很大,只是阔片乌蕨被毛极少,显得更干净一些,可能阔片乌蕨生长在海边,受环境影响,羽片变得厚大了一些,也许将来分子研究会把两者并为一种吧!

▼024 瘤蕨-水龙骨科瘤蕨属

w44.jpg

w45.jpg

w46.jpg

▼025 半月形铁线蕨-凤尾蕨科铁线蕨属

w47.jpg

w48.jpg

▼026 鞭叶铁线蕨-凤尾蕨科铁线蕨属

w49.jpg

▼027 大羽铁角蕨-铁角蕨科铁角蕨属

w50.jpg

▼028 贴生石韦-水龙骨科石韦属

w51.jpg

▼029 石韦-水龙骨科石韦属

w52.jpg

▼030 蘋-蘋科蘋属

w53.jpg

它又叫田字草,是一种淡水生蕨类,叶片呈“十”字形;它的能育叶比较特别,变成了一个球形的孢子果,生于不育叶的叶柄基部,每个孢子果内含有多数孢子囊。

▼031 铁芒萁-里白科芒萁属

w54.jpg

▼032 芒萁-里白科芒萁属

w55.jpg

w56.jpg

大家可能觉得芒萁和铁芒萁的叶片极其相似,很难区分,但是看拳芽就很容易区分了。铁芒萁几乎未被鳞毛,一般为绿色,而芒萁密被锈色鳞毛,两者看起来真是相差极大。当然,也有处于两者之间被毛较少的芒萁。

▼033 大芒萁-里白科芒萁属

w57.jpg

▼034 虎克鳞盖蕨-碗蕨科鳞盖蕨属

w58.jpg

w59.jpg

▼035 边缘鳞盖蕨-碗蕨科鳞盖蕨属

w60.jpg

w61.jpg

▼036 刺头复叶耳蕨-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

w62.jpg

▼037 中华复叶耳蕨-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

w63.jpg

w64.jpg

有专家认为中华复叶耳蕨和刺头复叶耳蕨并无显著的差异,但从拳芽上看,两者所被的鳞毛还是有差异的,中华复叶耳蕨为暗棕色,颜色偏深,毛更密,而刺头复叶耳蕨则色偏灰白,色浅,毛稍疏。

▼038 三叉蕨-叉蕨科叉蕨属

w65.jpg

▼039 柄叶鳞毛蕨-鳞毛蕨科鳞毛蕨属

w66.jpg

w67.jpg

w68.jpg

▼040 华南鳞毛蕨-鳞毛蕨科鳞毛蕨属

w69.jpg

▼041 巴郎耳蕨-鳞毛蕨科耳蕨属

w70.jpg

w71.jpg

w72.jpg

▼042 波边条蕨-蓧蕨科蓧蕨属

w73.jpg

w74.jpg

w75.jpg

《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嫌“蓧”字难写,就简写成“条”字了,即条蕨科条蕨属,可能专家觉得它的叶形是条状的,如此会更切合实际?波边条蕨为深圳新纪录种。

▼043 华南条蕨-蓧蕨科蓧蕨属

w76.jpg

w77.jpg

▼044 薄叶碎米蕨-凤尾蕨科碎米蕨属

w78.jpg

▼045 毛轴碎米蕨-凤尾蕨科碎米蕨属

w79.jpg

w80.jpg

▼046 隐囊蕨-凤尾蕨科碎米蕨属

w81.jpg

w82.jpg

w83.jpg

▼047 粉叶蕨-凤尾蕨科粉叶蕨属

w84.jpg

▼048 剑叶凤尾蕨-凤尾蕨科凤尾蕨属

w85.jpg

w86.jpg

▼049 蕨-碗蕨科蕨属

w87.jpg

w88.jpg

w89.jpg

它刚发出来的拳芽,在很多地区被人采来食用,做成美味的蕨菜,但其新鲜茎中含多量绵马素,易引起中毒,也有专家称经常食用它会致癌。

▼050 新月蕨-金星蕨科新月蕨属

w90.jpg

w91.jpg

▼051 江南星蕨-水龙骨科盾蕨属

w92.jpg

w93.jpg

▼052 崖姜-水龙骨科连珠蕨属

w94.jpg

w95.jpg

老版《中国植物志》崖姜为槲蕨科崖姜蕨属。

▼053 肾蕨-肾蕨科肾蕨属

w96.jpg

它的匍匐茎上有近圆形的块茎,可食用,但味道寡淡。

▼054 毛叶肾蕨-肾蕨科肾蕨属

w97.jpg

毛叶肾蕨和肾蕨除了羽片长短及排列方式不同外,两者的拳芽所被鳞片也不一致,细看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肾蕨的鳞片长毛状,向上开张,而毛叶肾蕨鳞片则短而密,伏贴,不张扬。肾蕨早已被人利用起来,多种植在绿化带上,也比较耐旱,而毛叶肾蕨还没有见被驯化利用,多生长在山谷中临水的石头上。

▼055 镰叶肾蕨-肾蕨科肾蕨属

w98.jpg

w99.jpg

《深圳植物志》未录入,但它在深圳却广泛存在。很多公园或路边棕榈树干上常附生有它,可能是从其他地方移植来的棕榈树上自带的。它的叶下垂,中部羽片较长,呈镰刀形,先端短渐尖,基部上侧截形,稍呈耳状突起,下侧圆形。初发出的拳芽毛极密,也向外开张(见第一张图),随后会逐渐脱落(见第二张图)。

▼056 长叶肾蕨-肾蕨科肾蕨属

w100.jpg

w101.jpg

▼057 杯盖阴石蕨-骨碎补科阴石蕨属

w102.jpg

▼058 阴石蕨-骨碎补科阴石蕨属

w103.jpg

w104.jpg

▼059 地耳蕨-叉蕨科叉蕨属

w105.jpg

▼060 毛叶对囊蕨-蹄盖蕨科对囊蕨属

w106.jpg

w107.jpg

▼061 单叶对囊蕨-蹄盖蕨科对囊蕨属

w108.jpg

w109.jpg

▼062 镰羽瘤足蕨-瘤足蕨科瘤足蕨属

w110.jpg

w111.jpg

w112.jpg

w113.jpg

镰羽瘤足蕨叶柄及叶轴边缘呈锐龙骨状凸起,在拳芽状态下尤其明显,是与瘤足蕨区分的关键点,在阳光映射下会看得更为清楚。

▼063 瘤足蕨-瘤足蕨科瘤足蕨属

w114.jpg

w115.jpg

w116.jpg

▼064 阔叶瓦韦-水龙骨科瓦韦属

w117.jpg

w118.jpg

虽然瘤足蕨叶柄及叶轴为二棱形,但边缘无明显的锐龙骨状凸起。

▼065 伏石蕨-水龙骨科伏石蕨属

w119.jpg

▼066 骨牌蕨-水龙骨科伏石蕨属

w120.jpg

w121.jpg

w122.jpg

w123.jpg

▼067 短柄禾叶蕨-水龙骨科滨禾蕨属

w124.jpg

w125.jpg

它在老版《中国植物志》里为禾叶蕨科禾叶蕨属。深圳的短柄禾叶蕨分两种类型,一种如植物志所说近无柄,另一种有长柄。

▼068 长柄蕗蕨-膜蕨科膜蕨属

w126.jpg

w127.jpg

▼069 狗脊-乌毛蕨科狗脊属

w128.jpg

w129.jpg

w130.jpg

▼070 蜈蚣凤尾蕨-凤尾蕨科凤尾蕨属

w131.jpg

w132.jpg

w133.jpg

《中国植物志》及其英文修订版都叫它蜈蚣草,学名 Pteris vittata,为避免同禾本科蜈蚣草属的蜈蚣草Eremochloa ciliaris中文名重复,故采用了CFH上的“蜈蚣凤尾蕨”这一中文名。

▼071 变异鳞毛蕨-鳞毛蕨科鳞毛蕨属

w134.jpg

w135.jpg

▼072 钱氏鳞始蕨(钱氏陵齿蕨)-鳞始蕨科鳞始蕨属

w136.jpg

▼073 异叶鳞始蕨-鳞始蕨科鳞始蕨属

w137.jpg

w138.jpg

▼074 团叶鳞始蕨-鳞始蕨科鳞始蕨属

w139.jpg

w140.jpg

老版《中国植物志》称之为团叶陵齿蕨,为陵齿蕨科陵齿蕨属。

▼075 剑叶鳞始蕨-鳞始蕨科鳞始蕨属

w141.jpg

▼076 海金沙-海金沙科海金沙属

w142.jpg

w143.jpg

w144.jpg

▼077 小叶海金沙-海金沙科海金沙属

w145.jpg

w146.jpg

▼078 海南海金沙-海金沙科海金沙属

w147.jpg

w148.jpg

▼079 傅氏凤尾蕨-凤尾蕨科凤尾蕨属

w149.jpg

w150.jpg

▼080 狭眼凤尾蕨-凤尾蕨科凤尾蕨属

w151.jpg

w152.jpg

▼081 线羽凤尾蕨-凤尾蕨科凤尾蕨属

w153.jpg

w154.jpg

▼082 金毛狗蕨-金毛狗蕨科金毛狗蕨属

w155.jpg

幼株拳芽

w156.jpg

成株拳芽

原为蚌壳蕨科金毛狗属,现提升为新科,幼株和成株的拳芽是不一样的。

▼083 食用双盖蕨-蹄盖蕨科双盖蕨属

w157.jpg

w158.jpg

原为蹄盖蕨科菜蕨属,名“菜蕨”。

▼084 淡绿双盖蕨-蹄盖蕨科双盖蕨属

w159.jpg

原为蹄盖蕨科短肠蕨属,名“淡绿短肠蕨”。

▼085 毛柄双盖蕨-蹄盖蕨科双盖蕨属

w160.jpg

老版《中国植物志》称之为毛柄短肠蕨,为短肠蕨属。现在短肠蕨属已不存在了,全归到了双盖蕨属里,因此毛柄短肠蕨的名字也变了。

▼086 阔片双盖蕨-蹄盖蕨科双盖蕨属

w161.jpg

w162.jpg

▼087 华南鳞盖蕨-碗蕨科鳞盖蕨属

w163.jpg

▼088 阔鳞鳞毛蕨-鳞毛蕨科鳞毛蕨属

w164.jpg

w165.jpg

w166.jpg

▼089 迷人鳞毛蕨-鳞毛蕨科鳞毛蕨属

w167.jpg

▼090 断线蕨-水龙骨科薄唇蕨属

w168.jpg

▼091 栗蕨-碗蕨科栗蕨属

w169.jpg

老版《中国植物志》栗蕨在凤尾蕨科中,现归到了碗蕨科名下。

▼092 碗蕨-碗蕨科碗蕨属

w170.jpg

▼093 乌毛蕨-乌毛蕨科乌毛蕨属

w171.jpg

w172.jpg

▼094 圣蕨-金星蕨科圣蕨属

w173.jpg

▼095 羽裂圣蕨-金星蕨科圣蕨属

w174.jpg

w175.jpg

▼096 细齿黑桫椤-桫椤科黑桫椤属

w176.jpg

▼097 扇叶铁线蕨-凤尾蕨科铁线蕨属

w177.jpg

w178.jpg

▼相关阅读

《深圳本土100种野花,你可能有95%没见过!》

《儿童节礼物 | 带孩子认识100种常见花卉,没想到她们都是外国血统》

本文作者为磨房用户·箫韵,原文为发布于磨房网自然版块的《百拳齐出——深圳蕨类植物拳芽集》,因篇幅限制,转载至磨房公众号有删减,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全文,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w179.jpg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