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墨脱,即将消失的中国第一徒步线!

[复制链接]
Huwai-Admin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4-19 22:29:30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敬,曾经的经典徒步路线

作者|凉爽

图片|凉爽

2017年12月24日

随着多雄拉隧道最后一次爆破作业后的尘埃散尽

墨脱地区派墨公路最大的“硬骨头”

全长4789米的多雄拉隧道

实现了顺利贯通

这标志着这条全长64.73公里的派墨公路建设

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派墨公路建成后

米林县—墨脱县—波密县将会形成一个环状公路

从根本上改变墨脱县的外出交通难题

从此

墨脱县8小时到达拉萨不再是梦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

这条千百年来联系墨脱与外界的古老山路

因少人行走

无人维护修复地质灾害导致的路线损坏

终将被现代化的冰冷公路所取代

曾经吸引无数户外爱好者的墨脱经典徒步路线

即将告别大家,走进历史的尘埃中

慢慢被世人所遗忘

……

w3.jpg

▲全长4789米的多雄拉隧道,从此不用再翻越多雄拉雪山。门巴族的拉宗告诉我,现在来墨脱徒步的行人越来越少,客栈生意越来越难做,她们一家人准备下山回村子里了,这条路线可能会慢慢荒废

无论你是看了何马的《藏地密码》

被里面关于血池的描写所吸引

还是安妮宝贝的《莲花》

被墨脱吸引而踏上寻找之路

这条总长96公里

需翻越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雪山

穿过密密麻麻的蚂蝗区

随时应对塌方和泥石流的3天行程路线

是不可复制的经典

自它被发掘、探寻之后

就一直被誉为“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首”、“中国第一徒步线”

几年来吸引了众多徒步爱好者

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麦加

w4.jpg

清朝刘赞廷曾这样评价:

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

藤萝为桥,诚为世外桃源

《大藏经》里写到:

“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

因此墨脱被佛教徒视为“佛乐胜境”

w5.jpg

w6.jpg

从曾经的中国第一徒步线

到即将要消失的线路

墨脱,寄托了太多户外人的故事与情感

今天

就跟随我们的文章

再重温一遍

曾经让无数户外人留恋的墨脱经典徒步路线!

w7.jpg

隐秘的莲花

初知墨脱

是在安妮宝贝的小说《莲花》里

那个轻声细语,典型的南方女子

2004年前往莲花秘境——墨脱

并将徒步经历著成《莲花》一书

那里是最特别的莲花圣地

w8.jpg

▲墨脱的相对位置

于宗教意义而言

墨脱名为白玛岗

(又有“白马杠”、“白马岗”等不同译法)

“白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莲花”

据说墨脱地形酷似层层叠叠打开的莲花

且当地亦产莲花,故得此名

而在另一传说则是

1000多年前

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大师经过千难万险

发现了这个状似莲花的地方

在此建屋起庙、修行弘法

他为此地所起的“博隅白玛岗”之名

也不胫而走,声名远播

在佛教的观念里

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故墨脱因其地形地貌形似莲花而成为信徒心中的圣地

w9.jpg

于地理环境而言

墨脱地处西藏林芝

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

东连察隅,西接米林

北靠波密,南与印度接壤

w10.jpg

▲地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以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为北部屏障

来自:谷歌

墨脱

在雅鲁藏布江峡谷内河流湖泊密集

沼泽、雪山冰川广布

雅鲁藏布江含有丰富的水能

(当地百姓都是买发动机用水力发电)

降雨量充沛

年降水量在2300mm以上

南部最大降水量在5000mm以上

有“西藏之水救中国,墨脱之水冠西藏”一说

w11.jpg

墨脱境内海拔差异巨大

从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到

海拔仅有152米的巴昔卡

植被呈垂直分布以热带雨林为基带

向上依次为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硬叶常绿林带

……

是世界垂直植物带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每年大雪封山七八个月,与世隔绝

w12.jpg

高寒雪域的“热带桃源”

在中国的热带地区中

它不同于南海诸岛

台湾、海南岛、西双版纳等

墨脱县堪称“另类”

它位于北纬29 度,比北回归线高6度

和热带区域相去甚远

墨脱县热带雨林的独特性

直到19 世纪末才被探险家发现

w13.jpg

墨脱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角

雅鲁藏布江

在群山险峰中拐了个马蹄形的180度大弯

就在这方圆百十公里的大拐弯地带

雅鲁藏布江切

割出了世界最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所有进出墨脱的人,

都能体会到数十公里内甚至几公里间

冷热寒暑的剧烈变化

仿佛冬夏在瞬间就能转换

w14.jpg

夏季

来自印度洋的温润季风

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峡谷不断深入

形成一个强大的水汽输送通道

冬天

北边的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天然壁垒

又成功地阻挡住寒流来袭

一个镶嵌在高寒青藏高原边沿的“温暖之地”

由此诞生

w15.jpg

这里是

嵌入雪域高原的热带丛林

世界最深最险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中

深藏着一片温润肥美的世外桃源

“刀耕火种、采集渔猎”

意味着物产丰盛、纯朴自然的幸福

然而只有经过艰辛险恶如地狱般的旅途

才能到达这个与世隔绝的天堂

w16.jpg

雪山脚下疯长着热带丛林

云气蒸腾的峡谷深处

散落着木寨村落

周围芭蕉摇曳,竹林婆娑

小片的农田点缀其间

这里被称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因为青藏高原南坡陡降的海拔

雅鲁藏布大峡谷

又为来自印度洋的暖湿季风开出一条北上通道

于是墨脱温润丰饶不逊版纳

成为一处嵌入高寒雪域的热带桃源

w17.jpg

为什么要去墨脱徒步?

“墨脱,每个徒步者心目中的天堂,这条徒步路线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十大徒步线路之首”,这里挑战难度大,景色美。从原始森林到雪山草地,从高山峡谷到铁索吊桥,趟过激流,穿过蚂蟥区,暴雨、烈日、雨林你都会经历……”

w18.jpg

一直以来墨脱路充满神奇,无论寻迹户外的老驴,还是刚步入旅行江湖的菜鸟,无论是在北京路品味细啜下午茶的小资美眉,还是都市里驾驶着越野车的“流氓大亨”。

只要听闻过墨脱的传说,无一幸免地会中了墨脱的“毒”,胸中波涛汹涌起一个铿锵的墨脱梦。

w19.jpg

那个时候,墨脱似乎是一种象征般的存在。这里地处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曾经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

有人说,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谈路,因为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

其实墨脱的路,

并非传说中的那么恐怖

我认为

游走墨脱真正的妙处,也正在这抵达的险途中。

w20.jpg

于我而言,墨脱最吸引的地方,在于它的“万千风情”!我忘不了墨脱路上的各种雨,我忘不了拉格小孩子热情的问候,我也忘不了汗密那璀璨的银河...   

徒步墨脱,得到的不只是沿途的风景以及到达墨脱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你的这一路上你的感受和体验。

w21.jpg

一路的辛苦是一种体验,路上的风景是一种体验,挤木板房是一种体验,挤卡车是一种体验,经历塌方是一种体验,雨中赶路是一种体验,被蚂蝗咬也是一种体验……

这些体验会让你对人生和生命有新的认识。

w22.jpg

经典墨脱徒步路线

经典的墨脱徒步路线,起点为林芝八一镇的派乡,需翻过多雄拉雪山,经拉格、汉密、背崩、雅让,最终到达墨脱县,全程约96公里。

事实上,进出墨脱的山路还有很多条,但都算得上是“探险”了。如果没有充分准备,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w23.jpg

确定徒步墨脱计划后,需要在当地派出所或到达拉萨办理边防证,方可入山。注意,在派乡需要购买徒步墨脱的门票。

w24.jpg

▲开着拖拉机从派镇到松林口

下面,从徒步第一天开始做路线的详细介绍:

第一天——派乡-松林口-多雄拉-拉格

全程 19.5 公里 ,需要6小时左右

累计上升1292米,累计下降1041米

海拔最低2945米,最高4237米


墨脱经典徒步路线,一般先从派镇坐卡车到达【松林口】,才开始真正的徒步。一般到了松林口之后,全程手机无信号,手机在这里只剩下拍照功能。

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没有朋友圈,有的只是鞋底撞击石块的声响、原始深林中凄厉的鸟叫声、还有伴着潮湿被子入睡时的潺潺水流声……

w25.jpg

上雪山的第一台阶坡度超过65%,碎石路,海拔直线爬升几百米。如果是五六月 ,半山腰就会开始出现大面积积雪,整个山顶被冰雪覆盖,极容易迷路。第一台阶再往上坡度明显缓和了下来。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雪莲花呦!

w26.jpg

w27.jpg

▲偶遇美丽的“雪莲花”

多雄拉山口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段主脊,海拔4200米左右,多雄拉雪山终年积雪不化,即使是在开山通行的几个月内,雨雪雹雾也是说来就来,其翻越难度甚至超过部分五六千米的高峰,许多负重的民工和马匹就这样永远留在山口,因此当地人谓之为墨脱路上“鬼门关”。

w28.jpg

需要注意的只是你必须在中午 1 点钟以前翻过海拔 40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因为过了这段时间,山顶上就会浓雾弥漫、风雪交加,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而发生危险。

w29.jpg

翻越4221米的【多雄拉雪山】后,从一条盘山的石头小路,途中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瀑布。

w30.jpg

w31.jpg

▲当天徒步遇见的唯一一个当地人

走过这一段,可以看到这些瀑布的水流汇聚出来的一条小溪,即多雄河。

w32.jpg

w33.jpg

再寻着路迹往山下走过一段泥路,就能抵达第一天的宿营点【拉格】。

w34.jpg

山顶在云间,山脚在江边,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首打油诗用来形容今天的徒步路程非常合适!

w35.jpg

w36.jpg

▲拉格豪华版的无敌观光厕所,我的最爱

拉格的夜晚非常安静,东边的山峰遮挡了晚升的月亮,周围漆黑无比,仰望头顶的星空,感觉我们似乎只是生存在宇宙无底的黑洞之中!

w37.jpg

w38.jpg

远离城市的喧嚣,深处在边疆深山之中。虽然不相信能清洗灵魂,但至少能让人忘我。每当精疲力尽地走在云海、雪线之上或者蜷缩在帐篷里躲避风雪,看见那些不会再重现第二次的美景,心里都会感受到一种安静。

稀薄的空气和杂着雪粒的山风会让这种安静显得更为特别,那是一种渗入灵魂的清凉,很多时候,时间似乎都为之静止下来了。

w39.jpg

▲多雄拉雪山下的寂静星空

在没有手机没有信号的夜里,在寂静的雪山下,在火热的火炉旁,和三五好友随便聊聊家常,这样的夜晚太浪漫,今晚好梦……

w40.jpg

▲徒步墨脱每晚必做功课,烤衣服,烤鞋子,吹牛皮

第二天——拉格—汗密

全程28公里 ,需要8小时左右

累计上升61米,累计下降1160米

海拔最低2118米,最高3237米


今天是墨脱徒步中比较轻松的一天。海拔不断下降,告别雪山,踏过无数溪流,走入原始雨林中。经过大小岩洞,抵达汗密住宿点。

w41.jpg

▲早晨雪山上的日出,代表着美好一天的开始

走出拉格小屋,就进入了茂密的丛林,顺着路迹走,可以看到两旁高大的绿色树木。一直在密林中穿行,很多路是踏着小溪走,路迹比较明显。

w42.jpg

此段路风险主要有路况湿滑、乱石溪流多,小心扭伤滑倒滑坠,要注意保护膝盖!

墨脱徒步一线偏僻原始,人迹罕至,生态环境良好。有不少动物在此生存繁衍,如黑熊、孟加拉虎等,蛇类尤其繁多,一定要小心!

w43.jpg

▲现实版的绿野仙踪

w44.jpg

▲一棵棵参天大树,高耸不见其端

峡谷两旁壁立的雪山,以及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逆流而上丰富的印度洋水汽,给墨脱这个神秘的高原孤岛带来了大量的水资源,也孕育了这片国内罕见的亚热带原始森林。

w45.jpg

▲原始森林里的巨大树木,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在拉格,本计划是住大名鼎鼎曾眼睛家的四海客栈,但是刚到汗密便遇到了一个漂亮的门巴族姑娘,邀请我们住她家。

w46.jpg

我考虑了10秒,决定住美女家,不要问为什么?颜值即是正义!

w47.jpg

▲门巴族姑娘拉宗,也是她们家里唯一的大学生

关于门巴族,我们也是第一次了解,传说这是一个会下毒的民族,让我们好奇的同时还有点紧张,生怕做错什么事。门巴人世居门隅,18世纪初迁移至墨脱。门巴人信仰苯教和藏传佛教(宁玛派),不堪忍受农奴制度的压榨,加之佛教信徒对墨脱的传说,于是第一批6户门巴人开启了迁往墨脱的序幕。

w48.jpg

w49.jpg

▲冰冷刺骨的多雄拉河,两个门巴族的小家伙在游泳

传说中墨脱到处有糌粑树,到处有牛奶泉,连江水也流淌着奶酪,没有差役,没有剥削欺诈。是不种青稞有糌粑,不养牦牛有酥油,不修房屋有房住的人间天堂。于是引来了第一批门巴人的迁徙。

w50.jpg

w51.jpg

▲门巴族拉宗家的各种药材

如今,已经传了是十来代,人数已达七八千,除了苯教和藏传佛教(宁玛派)外,门巴族还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天神地灵,山鬼树精。1964年国务院确定族名:门巴族,正式宣布门巴族为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w52.jpg

▲拉宗的弟弟,他的梦想就是身骑白马仗剑天涯

万里之外边陲,荒山野岭,围着火塘烤火,听着门巴族姑娘拉宗的故事,终生难忘的经历!

在每一个城市霓虹灯明亮的夜晚里,在每一个没有星星银河的日子里,我会偶尔想起汗密这个小村庄,想起这里淳朴的门巴族一家人……

w53.jpg

▲拉宗的弟弟说,要把这颗大灵芝送给我

第三天——汗密—老虎嘴—解放大桥—背崩

全程约30公里 ,需要8小时左右

累计上升1226米,累计下降2244米

海拔最高2127米,最低659米


这一天是全程最累最险的一天,不但行程很长,而且需要经过若干个塌方区,以及过老虎嘴。

w54.jpg

从拉宗家的小屋出发,经过一段蜿蜒的涉水小路后不久,就来到了一号塌方区,坡度较大,铺满了碎石,此处使用登山杖会不太方便。

w55.jpg

过了一号塌方区后,到达老虎嘴,这是一条在多雄拉河峡谷半山腰人工开凿的栈道,宽则米余,窄则仅容一脚位,是墨脱通往林芝的唯一必经通道。

w56.jpg

远远望去,弯曲的栈道绝壁上怪石悬空,仿佛张开大嘴的虎口,其下是湍急的多雄拉河。

栈道山顶常年化雪融水,道路湿滑,塌方、落石频发,需小心谨慎,认真观察通过。

w57.jpg

过了老虎嘴后,就到达了一号桥(阿尼桥),可以稍作休整。过桥后,一路往前经过一个小型塌方区。

w58.jpg

w59.jpg

往下走进入一片密林,后面需要经过二号桥与三号桥(经过三号桥后,手机会开始有信号),这两座桥之间需要经过一段上坡再下坡的路程。注意中间还要走过几个塌方区后,才能抵达解放大桥。

w60.jpg

w61.jpg

▲到处可见的塌方滑坡,无言诉说着这里的危险

墨脱徒步让人终生难忘的因素有两个,除了今天的一路塌方,还有无数让人揪心的蚂蝗。

墨脱蚂蝗主要分布于海拔1300米-2000米范围,尤以海拔1600米向阳坡为多。树叶上,草丛里密密麻麻。

蚂蟥区穿越,尽量加速通过,无故不要逗留。

w62.jpg

w63.jpg

▲蚂蝗会分泌一种抗血凝的物质

拔下来以后会一直流血持续几分钟

解放大桥建在雅鲁藏布江和多雄拉河交汇处,大桥左岸背崩端桥头处,有军人守护。过往此桥检查甚严,身份证、边防证齐备才予放行,并需持证拍照留档备查。

检查站驻防官兵对途经驴友很热情,会经常为大家提供热水,在此向驻防官兵们致敬!

w6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走过解放大桥后,再往前走就可到达背崩村。当晚在村里找客栈住宿。汉密到背崩段,不仅险、虐,景致也更加原始美丽,一派热带风光!

w65.jpg

▲背崩美丽的热带风光,这里的海拔只有几百米

第四天——背崩—墨脱县城

全程约27公里 ,需要8小时左右

累计上升935米,累计下降845米

海拔最高947米,最低693米


今天的路程相比前日好走一些,但依旧路程长,顺着路迹走,从蜿蜒的山路走到山腰,经过民居,再到山脚,途中经过几座桥,最终看到大片民居,到达墨脱县。蜿蜒的盘山公路一眼望不到头,真是让人难忘一生的绝望之路……

w66.jpg

2013年10月,墨脱县城向北通往大山外的公路(墨脱至波密扎木镇,即扎墨公路)全线贯通,墨脱彻底结束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历史,莲花秘境也逐渐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

w67.jpg

公路开通短短几年,墨脱县城已发展的颇具现代化,街景和内地城镇无异。经济要发展,生活水平要提高,不可避免,一些传统风俗元素注定也会消失。

w68.jpg

▲背崩至墨脱的简易公路,走的我怀疑人生

至此,墨脱经典徒步路线介绍完毕!

曾经多年的莲花秘境追梦

伴着墨脱县城嘈杂的声音,飘向远方.....

w69.jpg

▲墨脱徒步证书

我们的墨脱梦,终将醒来

墨脱是不属于现代人的世界,与世隔绝的神秘感,吸引着厌倦城市生活的人一波波前往,加上知名小说家的吹捧,佛教“莲花圣境”的传闻,给了外界太多的期待。

虽然没有太多想法,但我也不免受影响,期待着在进入墨脱的那一刻能得到什么,或者是解脱、或者是感悟,或者是什么,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w70.jpg

当我们走完最后一段五公里的上坡后,一转弯看到山腰上的墨脱县城时,内心满是失望:这是和内地毫无二致的一座小县城,到处都是建筑工地,街上漂浮着所有浮躁的小城都存在的粉尘,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这片宁静的山水,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w71.jpg

有人说

爱TA就带TA去墨脱,因为那里是天堂

恨TA就带TA去墨脱,因为那里是地狱。

其实墨脱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

这里一无所有

这里又让人向往

这里只是一段远没有想象中艰难的旅程。

原来,“墨脱”二字

不过寄托的是我们疲惫身体下那个渴望远方的灵魂

一切的想象

都是因为我们有所期待

所以,我们一直都在路上,即使这条路并没有尽头。

w72.jpg

在翻越多雄拉雪山前的松林口

我亲眼看到巨大的盾构机正在向雪山腹地掘进

不出两三年

这条千百年来联系墨脱与外界的古老山路

终将被现代化的公路所无情取代

这里的山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里的门巴人命运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巨变?

但可以肯定的是

马帮和背夫们很快就要消失了

可以肯定的是

这条徒步路线,是我最后一次走了

我们的墨脱梦

终将消失在这片无言的山水之间……

w73.jpg

山河在变,我们的陪伴不变

岁月在变,山河在变

千百年来联系墨脱与外界的古老山路在变

唯有

我们追求极致美景的内心不变

面对这些极致美景

不能缺少的是

最忠诚陪你徒步旅行看世界的朋友

这个最忠诚的朋友

我们推荐OSPREY

w74.jpg

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皆能看到OSPREY的身影

OSPREY在带给他们轻量舒适的背包体验的同时

也陪伴着热爱旅行的人们

开启了一段又一段的奇妙之旅

Kestrel 小鹰 38L

你值得信任的山野朋友

w75.jpg

超高的颜值



对于是否喜欢一款背包来说

首先肯定是对这款背包外貌的感觉

符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最为重要

也就是俗话说的颜值过不过关

Kestrel小鹰的颜值

在背包界当中绝对称得上小清新王子级

其拥有修长的外形、整洁的版型

酷炫的Logo、经典的颜色

与众不同的背负系统

细节设计的层次感

这些优势造就了能让他在众多的背包中脱颖而出

成为背包中的王者

w76.jpg

强大的装载能力



轻松负重7~18kg

让你在山野行走中装的更多,走的更远

除了内部空间大

他还有强大的外部挂载系统

干湿分离仓,正面外挂孔

防潮垫捆扎带

让小鹰装的更多更牢固

从此再也不用担心

装不下这个尴尬的问题

w77.jpg

与众不同的背负系统



LightWire™合计框架

将整个背包重量从肩部转移至跨步

配合泡沫肩带和腰带

让背包时的体感更轻

可调节背负长度使背板更贴合你的背部

Airscape™空景背板透气、贴合

外层透气网眼包裹的Eva泡沫腰带

柔软透气

与众不同的背负系统让你获得与众不同的背负体验感

w78.jpg

贴心温暖的细节服务



OSPREY引以为傲的细节设计

使得登山杖的收纳和水壶的取用

都不会被影响行进间的摆臂

w79.jpg

腰间收纳包

侧面开口帮助徒步者

更灵活的调配需要的物资

随手拿让山野徒步更舒适

外置水袋仓

除了方便行进间补充水袋外

还能避免水袋意外发生破损打湿背包内物资

可拆卸捆扎带

方便捆扎大件物品,无需再挤占包内空间

小鹰底部自带防雨罩

下雨下雪没烦恼,让山野徒步更无惧

w80.jpg

百万山野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1974年

OSPREY始创于美国加利福尼亚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锤炼

坚持不懈只专注背包革新的OSPREY

已成为全球消费者眼中户外旅行背包殿堂级的灵魂品牌

从城市到荒野

从外滩到阿里

从黄金海岸到阿尔卑斯

我们都能看到KESTREL如风般穿梭的身影

作为用途十分广泛的一款背包

KESTREL小鹰

能同时满足旅行和户外的需求

轻量,高效,便捷

它专门为户外旅行而生!

w81.jpg

Kestrel小鹰自从诞生那天起

就注定了其不凡的命运

38L的容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户外出行所需

作为一款经典的徒步旅行背包

他一直被驴友所推崇

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

让旅行者行走的每一天都更安全

让冒险的脚步走的更远

你唯一需要思考的

是下一个目标在何方?

w82.jpg

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行走探险而生

这是自由的含义

这也是Kestrel小鹰的使命与责任

你需要一场不一样的旅行

突破自己,重新上路

更需要一个忠诚的伙伴

陪你探索

陪你勇敢

陪你走遍荒野的每一个角落

陪你感悟山河的每一份壮美

这个星球上最极致的美景

有Kestrel小鹰的陪伴

走出更精彩的道路

发现最真实的自我

— END —

w83.jpg

w84.jpg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福利来啦

购买小鹰登山包

限时折扣,最高优惠580元

O包在手,说走就走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87308726&ver=2288&signature=9z0ESQu58D8gqLp5cJd5mFav-XtiQnTBVKLyL5ODHBxrGqZkARXO4aSdvvtEhT9gzn91S*PaWb7q0SSGaGyk4cV8QKcJq-VAAMBcHOMyDSqc4kAjBynpHdtBqTP8bFV8&new=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