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阅读丨潮州的那些“老厝(cuò)”……

[复制链接]
自驾地理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7-10 15:07:55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关于潮州传统建筑,素有“潮州厝,皇宫起”的说法。但是,潮州传统建筑不仅仅是对皇家府邸的简单复制,它在营造理念、建筑形制、格局功用、装饰工艺等方面,都蕴含着潮州的文化特质,在建筑样貌和风格特点等方面,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在潮州传统建筑众多的形制类别中,潮州民居建筑当属其中的佼佼者。

潮州厝,皇宫起

潮州传统民居基本形制

潮州民居历经各朝代的发展和传承,在吸收了中原先进技术和建筑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多类型形制营造法。

平面布局上由主体院落、从厝、火巷、后包、书斋、花园等基本元素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在常用的“竹竿厝”“下山虎”“四点金”等形制之外,逐渐演化出20多个种类的形制划分。

潮州传统民居最基本的形制为“竹竿厝”“下山虎”和“四点金”。其中,“下山虎”为三合院布局,“四点金”为四合院布局。

▼ “竹竿厝”。

为条形的开间组合,厅房合一或前厅后房,开间跨度较小,结构简单,似竹竿状。

w3.jpg

▼ “下山虎”。

又名“爬狮”或“双狮跑”。多为一厅二房二厝手,是一种三合院形式,正屋三开间居中,中为“大厅”,两侧各为抱厅房;正厅前为天井;天井两侧各为单间的厢房或廊,俗称“伸手”,与“大房”连接。

w4.jpg

▼ “四点金”。

格局跟四合院相似。中轴线上一前厅一天井一后厅。前厅后厅两侧各一房,因其形如“金”字而得名。

w5.jpg

“四点金”向横发展为“五间过”“七间过”;向纵发展有“三座落”“三厅串”;向纵横同时发展形成“驷马拖车”“三壁连”等格局。

▼ “五间过”。

因其前后进为五开间而得名。“五间过”比“四点金”增加四间房,天井面积也随之增大,其他基本形制一致。

w6.jpg

▼ “三座落”。

比“四点金”增加一进院落。一般前两进与“四点金”格式一样,增加后进一进,后进大厅也是三开间,厅的前面也有天井和“伸手”,左右也配有南北厅。

w7.jpg

▼ “驷马拖车”。

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因其外形看起来像四匹马拉着一架马车而得名。驷马拖车是“四点金”的复杂化,主体以一座三进大厅堂为中心置于中轴线,两边两花巷,有相互对称的四座四点金分列两旁,有后巷、后包厝和花巷相通。

w8.jpg

▼ 二落二从厝。

是在“四点金”的基础上增加两边的从厝,从厝与主座之间有厝巷,左右两边的从厝一般有五开间,四房中间配一从厝厅。左右围护在主座左右。主座前面有宽敞的广场,俗称“外埕”。

w9.jpg

▼百鸟朝凤。

也称“百鸟朝凰”,以“驷马拖车”为主体,外包“四点金”或“下山虎”,房间可以达到一百间的规模,在潮州古民居中,百鸟朝凤较为少见。

w10.jpg

▼ 土楼围屋。

一种以姓氏宗祠为中心,其他各种建筑按次序环绕大宗祠而建形成围寨的格局。大宗祠的左右是小宗祠,然后是“火巷”和“厝包”(包屋),它们从三面护卫大宗祠,外围是一座座重叠相连的“下山虎”式的三合院或“四点金”式的四合院,最后就是坚固围合的寨墙。如果不专建寨墙,则最后首尾相接、朝向中心的围屋就兼具寨墙的作用。

w11.jpg

此外,潮州民居也格外重视建筑装饰,特别是在明清以后,潮州民居的建造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建筑装饰手法具有“潮味”十足的特色:

将传统建筑与潮州传统工艺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贝灰塑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地集合,使潮式民居具有金碧辉煌而不庸俗、精致细腻而藏雅韵的特点。

(请横屏观看下图)

▼ 潮州传统民居装饰

w12.jpg

w13.jpg

具体而言,首当其冲的便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相结合,建筑的每个部件,例如屋脊、外墙、梁柱等,均在满足建造功能的同时辅以精美装饰,使建筑倍增华贵之气。

其次,便是装饰题材相当广泛。潮州民居的装饰题材几乎囊括全部传统的民间题材,如历史故事、神话、戏剧、吉祥图案、虫鱼鸟兽、亭台山水等,晚期还出现了一些西方的纹样图案。再者,装饰工艺丰富万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石雕、木雕、嵌瓷、彩绘等工艺。

最后,便是精益求精的营造思想。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和装饰内容使潮州艺人大显身手,竞争机制使得明末以后的潮式民居装饰日显细腻繁复。古代户主为房屋建筑做木雕的时候,一般采用“斗艺”的做法。

所谓“斗艺”,就是户主提供一个相同的题材,聘请不同的师傅分别在两边进行独立雕刻。完工之际,户主会请来评审对两方作品进行评分,胜出一方将获得三分之二的劳务费。

▼ 山墙脊头形式

*脊头区别在于上部两角形状之不同。

*腰肚、花鸟、人物、山水,有绘画或嵌瓷两种。

w14.jpg

w15.jpg

w16.jpg

w17.jpg

w18.jpg

潮州民居的建造多用灰土垒砌,也有用灰砂土夯成,大型建筑都用灰沙土夯墙,贝灰比例较高,有的还添加稻草筋、糯米饭等材料。

潮州民居的建宅主人有文武官员、学者名士、富商大贾等不同社会群体,民居分布方位大都在潮州市北、中、南部最重要的历史街区。

如今,其主体建筑、院落和装饰基本保持完整。看过潮州民居建筑的多样形制、装饰的百般变换,能够体会到潮州独特地方文化艺术在建筑载体上的丰厚积淀,而这些都体现了潮州人的审美意趣,也反映出技术进步和文化演进的情态。

潮州民居建筑既是历史的痕迹,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的延续;它蕴涵了潮州的古老和神秘,被专家称为中国古民居的典范,是研究中国古建筑不可多得的实体。
▼ 潮州民居中的四方天井
w19.jpg

潮州民居

许驸马府

罕见的府第建筑

许驸马府位于潮州古城区,是宋太宗曾孙女婿许珏的府第,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

▼ 许驸马府简朴无饰的门面

w20.jpg

该府第朴实无华,建筑格局近似于“驷马拖车”。坐北朝南,面宽41.8米,进深48.2米,占地面积约24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院内共有大小不同的厅房55间,天井12个,水井4口。主体建筑为三进五开间,硬山顶式建筑,有“独厅、独院、独天井”的独特形制。

全宅墙体为板筑夯灰和青砖条浆砌,后座正厅东侧二幅墙壁仍保留桃红色竹编灰壁。

屋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正脊两端从山尖伸出石质鳌尖,垂脊头开嘴甚长。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有关专家誉之为“国内罕见的府第建筑”。

▼ 许驸马府屋脊鸟瞰

w21.jpg

潮州民居

己略黄公祠

潮州木雕艺术殿堂

己略黄公祠在潮州古城区,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

黄公祠坐北向南,面宽18.54米,进深25.7米,是一座二进院落。门楼屋架饰以精美的石雕,门额面刻“己略黄公祠”,背镌“孝思维则”。

前厅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是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后厅中槽屋架是“三载五木瓜十八块坯”的典型结构。

▼ 四厅相向格局的己略黄公祠

w22.jpg

己略黄公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梁枋间饰以形态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梁、桁、柱间的各种穿插构件也无不成为雕刻师傅们施展技艺的好地方。

戏曲传奇、民间故事则是祠内木雕工艺运用到的创作题材,如“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一些地方题材也在这里得到体现,如“韩江景丽”。

技法上主要采取圆雕、沉雕、浮雕、镂空雕等,形象地表现了多层次的复杂内容。色彩上充分运用了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大类表现手法,使整座建筑物轻重有别、层次分明。

▼ 黄公祠内,梁枋内端饰以龙、凤、狮等祥瑞动物

w23.jpg

潮州民居

从熙公祠

石雕瑰宝

从熙公祠在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金砂村,为旅居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侨领陈旭年所建。兴工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告竣于光绪九年(1883年),历时14年,耗资26万银元。

从熙公祠坐东朝西,面宽31.22米,进深42.25米,为二进院落。前厅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后厅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斗拱抬梁式木结构,地面铺大理石规格砖。

▼ 二进院落的从熙公祠鸟瞰

w24.jpg

从熙公祠中琳琅满目的建筑装饰使整座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首进门楼前埕分置精致石狮一对。门楼屋架为双面镂空石雕。

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镶嵌于门楼石壁上的石雕,石雕分别以“士农工商”“渔樵耕读”“花鸟虫鱼”为题材,每幅石刻都很好地运用了“之”字形的构图,将不同时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画面,浓缩故事情节,表现最富戏剧性的瞬间,可谓惟妙惟肖,尽态极妍,其艺术造诣之高,堪称一绝。

▼ 从熙公祠门面上的青石彩绘通雕

w25.jpg

w26.jpg

从熙公祠内的潮州木雕精美绝伦。首进的屋架、后座的抱厦和中槽屋架所有的梁枋、桁、柱间的诸多穿插构件都饰以玲珑剔透的潮州金漆木雕,显示出其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潮州民居

龙湖古寨

潮学研究的“活标本”

龙湖古寨位于潮州市韩江中下游西岸,古寨南距潮安庵埠11.5千米,北距潮州市区16千米。

龙湖古寨始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乡人筑寨自卫,“建堡立甲,置栅设堠,鼓以文勇,申严约束,相率捍御,民赖以宁”,邻近村落民众纷纷迁入龙湖寨避难落籍,以致该寨发展成有近50姓聚居、人口超过10万的体量。

彼时古寨已设五门,迄今尚存南、北二门,门额皆刻“龙湖”二字。龙湖古寨的中央直街长1.5千米,形似龙脊,所以古寨由原先的俗称“塘湖”改为如今的“龙湖”。

中央直街的东面有新街、上东门街、下东门街,西门有五官巷、隆庆巷、福兴巷、狮巷、中平巷、伯公巷,形成“三街六巷”的工整格局。

寨中有数以百计建于宋、元、明、清、民国各历史时期且风格各异的宗祠、府第、书斋、宫庙,包括“江南第一女祠”的婆祠,乾隆年间潮州知府赠碑的“先生祠”,潮州状元林大钦的出生地,潮州探花姚宏中的“探花府”,古今并存、中西合璧的侨宅“方伯第”等。

▼ 龙湖古寨

w27.jpg

潮州民居

道韵楼

潮州客家民居文化的典型

饶平土楼大多分布在饶北山区。因其设计施工不难,取材容易,占地比独家平房少,造价低廉,坚固实用且能防卫御敌,还具通风采光、隔热保温、冬暖夏凉、防震防潮防火等优点,多为客家人聚居之地。

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饶平县登记的土楼有217处。这些土楼最早建于明代,最晚建于20世纪70年代。在形态上别具一格,有圆形、椭圆形、八角形、半月形、四方形等不同形状。

▼ 独特的饶平山区楼寨民居

w28.jpg

道韵楼位于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是饶平县境内656座土楼寨中年代久远、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一处,也是中国最大的八角形土楼。

道韵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由民居的祖辈特请勘舆师择地修建而成,后历经三代人持续建造而告竣。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为道韵楼题署楼名,今门匾仍嵌在楼门之上。

▼ 道韵楼

w29.jpg

该楼面积约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328米,直径101米,墙高11.6米。属于三进围屋,前二进围屋为平房,后一进为三层楼房,中间有两个小黄尚书府门前天井,皆以黄泥土夯成,中心处设为广场。全楼有正房56间,角房16间,厅室360间,楼梯112架,有56个门。各户自成一体,皆有楼梯直达自家楼上。

楼中心是外为卵石铺边内为黄土填充的广场。下水道数百年来保持畅通,从不堵塞。固角用竹钉而不用铁钉,至今没有一梁一角被蛀坏。

楼内有泥塑壁画,雕梁画栋。楼外的围墙设有枪眼、炮口,在楼之大门顶部设注水暗涵,可以防火烧楼门、防乡斗、防盗贼、防兽害、防干旱、防寒暑、防火灾水灾地震等,使其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古堡式村寨。

该楼一直为村民居住,最多曾住过600多人,目前除小部分墙体被挖落、个别屋顶栏杆年久失修外,总体保存较为完好。

历史悠久的道韵楼,建筑规模宏伟壮观,结构奇特,造型美妙,以其古、大、奇等特点闻名遐迩。作为潮州地区土楼民俗文化的精萃,向来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

部分图文摘自《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潮州》

·  EN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