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2018--前仆后继我们成功穿越洛克线 (附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hill    时间: 2018-10-18 12:36
标题: 2018--前仆后继我们成功穿越洛克线 (附攻略)
2018--前仆后继我们成功穿越洛克线
(附攻略)
  穿越洛克线是我们2018年的梦想和计划!
  2017年10月,我们武汉常青户外一行人奋勇登上四姑娘山的二峰后,在庆贺宴上,群里的强驴树根和雨后的太阳就对我说过:2018年我们是否应该拿下洛克线吧!
  洛克线是以美国探险家洛克的名字命名的国内著名徒步线路,它是近年国内和敖太线并驾齐驱的几大热门户外线路之一。据说,光是2017年就有大约两万户外驴友走了洛克线。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2)
  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西部呆了几十年,他足迹活动的许多地方如云南丽江、泸沽湖,甘南扎尕那等,我都曾前往探访过,那都是一些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而其最著名的“洛克线”我多年来却一直没有机会循迹。
  “洛克线”其实产生于一次偶然发现:央视纪录频道2012年8月播放的《云中孤旅》这样介绍:1923年7月的一天,当时受美国农业部派遣在亚洲寻找某种植物、住在云南丽江雪嵩村的植物学家洛克在晚上参加纳西人的火把节时,发现4对年轻男女失踪,第二天人们发现他们都已上吊殉情自杀。东巴人在祭奠时说,这些殉情者都已经去了他们的理想王国---没有蚊蝇、野兽、衣食无忧的极乐天堂---玉龙第三国。洛克的当地助手告诉他:玉龙第三国是实实在在的人间天堂,并且指着地图告诉他,那个地方叫稻城亚丁(亚丁即圣地的意思)。洛克听了大吃一惊,他本以为这些只是宗教传说,没想到极乐天堂就在不远处的人间,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探查。
  1928年3月,洛克从木里出发,穿越稻城、亚丁等地,深入贡嘎岭地区。他两次穿越稻城亚丁之后,1931年7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他探访贡嘎岭的文章《贡嘎日松贡布:亡命徒的圣山》,贡嘎岭第一次出现在西方读者的视野中。1933年4月,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洛克穿越时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尤其是洛克贡嘎岭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的探险经历,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他将小说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称之为“香格里拉”。小说出版后,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洛克寻找玉龙第三国从木里穿越到贡嘎岭地区的这条线路,就是后人所说“洛克线”。
  当时,这一带巍峨的群山起伏连绵,原始森林粗狂静怡,高山草原牛羊成群,山花烂漫,奔腾的河流穿山越岭,寺庙大刹金碧辉煌,男儿健硕,姑娘秀美,民风古朴,众人礼佛。洛克形容那里说:“那是佛教王国的圣洁之地……上帝浏览的花园”。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件中这样说:“我情愿死在这美丽的大山里也不要在医院冰冷的床上。”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3)
  洛克走过的洛克线已经将近百年了,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个鲜花与泥沼为邻,诗意和死亡相伴的地方至今依然相对偏僻原始,杳无人烟,车辆更无法通行,这条线路至今没有被开发,这条线可说是是目前地球上所剩不多的一块净土,是一块人类涉足极为有限的处女地。想一睹它风景的人都必须得徒步深入自然,转三座神山,才能一睹寻常人无法窥探的瑰丽。一向对圈起的景区高收门票非常反感的户外驴友们一想到穿越还没有被框起来收钱的洛克线,想到可近距离接触央迈勇、仙乃日、夏诺多吉三座神山,沿途领略河谷、草甸、垭口、海子、雪山、原始森林、高原牧场等世所罕见的景色,无不摩拳擦掌,双腿发痒。于是,洛克线当然地成了今日户外驴友们的穿越天堂。洛克线实际上也算是户外的驴友们叫响并发掘出来的一条户外虐线。时下,国内各大户外网站随时可以见到这样的洛克线召集帖:“这是一次天堂与地狱之间的穿越,是一段由新驴向老驴蜕变的历程……”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3)
  但洛克线可不是那么好穿越的,穿越的死亡危险威胁着每一个敢于前往挑战的人。它的危险就是:高反!
  洛克线全程虽大约70多公里,但其线路全部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原上,有几天都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跋涉攀登,其中要翻越好几个海拔4500米以上的垭口,最高的垭口海拔达4700多米,从平原地区来到高原穿越的驴友,如果准备不足,贸然进入,随时可能会因为高反发作而倒下,甚至送命。国内有名的敖太线因为气候变化无常,几乎每年都有穿越者迷路、失温而送命;而在穿越洛克线中因高反而送命的也时有发生:2014年国庆,一名自贡马姓驴友穿越洛克线时在“长海子”附近高反发作不幸身亡;2016年9月和10月,分别有一名河南和山东男子在穿越洛克线时失踪和患高反身亡;2017年四月,青岛一女子在穿越途中遇难。
  尽管如此,洛克线依然是每个户外驴友的期望和梦想。虽然地方有关部门偶尔发一下禁止穿越的布告之类,但那只不过是他们不作为、免担责的一种手续而已。各地的驴友们依然接踵而来。中国的户外驴友大多生活积极向上、自律、有一定奋斗目标,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在任何一个无人的荒山上,大多都会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自觉地把垃圾背在身上带走,他们充满活力、***四射,说他们是中国社会正能量的代表和社会脊梁的一部分一点都不为过。大城市的马路上每天都有车祸死人,爬山穿越死几个人吓不倒他们,前仆后继走洛克线的热潮近年是一浪高过一浪。
(, 下载次数: 1)
  今年7月,我和树根、雨后的太阳敲定9月走洛克线后,周围一群驴友纷纷表态,希望加盟,一起完成穿越壮举。先是洪湖的麻大将和她的几个冬泳加马拉松双料健儿加盟,接着是户外大神凡人加盟。凡人刚和一群人走洛克线时遇到高反等危急情况下撤回来了,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走洛克线被迫下撤的教训,使我们做了更充分的应对和准备。
  我们先是开行前会定下时间和一些行动原则:一、时间确定在9月14日从武汉出发。这样可以在十一之前完成洛克线穿越。一来,雨季刚刚过去,二来,错开黄金周走洛克线的人流高峰。二、考虑到人多海拔高,我们确定全体穿越人员一律重装轻行,以确保按时安全完成穿越;三、参照其他大团队走洛克的经验,全体穿越队员吃集体早晚餐,由马夫协助做饭,以减轻每个穿越者的体力和精力负担;四,所有人必须重视高反预防,出发前必须购买、准备和服用预防高反的药品和食物,不管你想不相信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 下载次数: 1)
洛克两次探访贡嘎岭的线路,户外网友推荐的经典传统线路是洛克第二次探访的线路。  近10年来,我到西藏去过三次,足迹从西部的阿里冈仁波齐到东部的丙察查,在西藏境内的高反,我虽有点感觉,但似乎很是轻微;但近10年来,川西的色达、稻城亚丁我至少也来过三次,每次去那里,我的高反反应都非常强烈,有时以至于头痛无精神到不思茶饭,不想看任何风景,只想躺在床上昏睡的地步。我个人感觉川西的高反似乎比西藏厉害很多.
  加再加上走洛克线不时有高反死人的例子,我们这次行动最重视的是对高反的预防。大家除了购买服用红景天,还配套服用丹参滴丸、肌苷片、维生素E,这是驴友明月给的建议;她们最近刚走了西藏的库拉岗日,那都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行走和露营,她们都是服用的这几项东西。此外,我们还准备了高原安、头痛粉等一系列缓解高反影响的药物。队员小菜一碟还准备了几个氧气瓶以备救急。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像凡人他们队伍那样,一两人出高反,全体人员下撤的问题,我们将人员编成紧密联系责任小组,并规定:一人高反,与其联系的一至三人共同下撤,其余人则继续前进。这样就使得队伍不致中途解散和全体下撤。
  经过充分酝酿和选拔,我们最后形成了16人的穿越团队。分别是:1雨后的太阳(领队)、2敏捷、3琳子、4麻大将、5木子坊(财务)、6湖水传奇(副领队),7行者、8小菜一碟,9以德服人,10凡人(副领队),11兰兰,12玉米,13小猫咪子,14忙里偷闲,15蓝天依旧,16快乐的旅行者(总协调)。本次活动的发起组织者树根因家中急事临时退出。
(, 下载次数: 1)
雨后的太阳:本次活动的领队,户外强驴,常青户外群主,曾重装穿越韭菜岭、鳌太、船底顶等诸多线路。
(, 下载次数: 3)
敏捷;户外强驴,常青户外金牌收队,曾重装穿越韭菜岭、鳌太、船底顶等诸多线路。
(, 下载次数: 4)
琳子:常青户外女强驴,曾参加走墨脱、船底顶,登四姑娘山二峰等。
(, 下载次数: 2)
麻大将:洪湖冬泳协会秘书长、马拉松爱好者,积极乐观、体能极佳。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2)
木子坊:洪湖美女老板,全马跑将,北马直通选手,体能极佳,本次活动财务。
(, 下载次数: 3)
湖水传奇:洪湖户外营群主,本次活动副领队,为人干练,组织能力强。
(, 下载次数: 2)
行者:洪湖帅哥,色驴。为了大片而愿饱尝高反苦头。
(, 下载次数: 2)
小菜一碟;常青户外强驴,摄影群群主,为了大片,为了带更多的人前来而探路。
(, 下载次数: 3)
以德服人:常青户外的独行侠。近年曾独自或网上约伴,走过武功山、船底顶、韭菜岭、鳌太等诸多线路。

凡人:本次活动副领队,户外大神级强驴,曾带队走过诸多户外线路。

兰兰:户外女强驴,曾走过诸多户外狠线,本次穿越洛克线后接着又攀登了四姑娘山大峰。

玉米:户外女强驴,曾攀登哈巴雪山,本次穿越洛克线后接着又穿越了大朝台。

小猫咪子:户外女强驴,曾重装走完鳌太线,本次穿越洛克线后接着又完成了贡嘎转山。
  

忙里偷闲:常青户外强驴;2017年常青户外登四姑娘山二峰成功登顶队员之一。

蓝天依旧:常青户外女新驴,体能好,多次在30公里级别健走中名列前茅。

快乐的旅行者:楼主,本次活动的实际组织者和总协调。曾多次组织包括武功山、南太行、船底顶、鳌太、墨脱等线路的穿越。
  一切确定好以后,大家只等着到时出发。但人算不如天算,很多细节都考虑了,就是没有算到中国的秋季虽然刚过雨季,但是在西南部还有一个“华西秋雨”没算到。八月到九月,一连一个多月,大家几乎每天查询的木里、稻城一带的半月天气全部是小雨到中大雨。直到9月10日,麻大将彭育玲急得打电话我:天气太坏,是否取消或延期?我说:不可能!因为所有人都为此调休了年假,很难再变动,再说,山区的小气候变化无常,我们不能完全以气象预报为依据。
   2018年9月14日,我们全体穿越人员乘上T246次车,从武昌直奔成都。

作者: 杰克船长123    时间: 2018-10-18 14:04

光回味不行!你的大片发上来和大家分享吧!

作者: lantianyijiu    时间: 2018-10-18 15:00

蓝天依旧这次崭露头角,强驴形象已开始显现。

作者: lantianyijiu    时间: 2018-10-18 15:29

谢谢管理员鼓励!

作者: 五仁月饼    时间: 2018-10-18 16:41
回味中

作者: 湖水传奇    时间: 2018-10-18 18:01
湖北荆门野驴,求加入组织

作者: wanghill    时间: 2018-10-18 18:40

你们的照片大作请发上来分享!

作者: 杰克船长123    时间: 2018-10-18 19:28

快乐大哥的帖子让我仿佛又回到穿越洛克中,一次很成功的体验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作者: lantianyijiu    时间: 2018-10-18 21:06

快乐大哥辛苦啦!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作者: lantianyijiu    时间: 2018-10-18 22:39
好厉害!

作者: 五仁月饼    时间: 2018-10-18 23:23

金牌收队,实至名归!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作者: 湖水传奇    时间: 2018-10-19 00:16
一切确定好以后,大家只等着到时出发。但人算不如天算,很多细节都考虑了,就是没有算到中国的秋季虽然刚过雨季,但是在西南部还有一个“华西秋雨”没算到。八月到九月,一连一个多月,大家几乎每天查询的木里、稻城一带的半月天气全部是小雨到中大雨。直到9月10日,麻大将急得打电话我:天气太坏,是否取消或延期?我说:不可能!因为所有人都为此调休了年假,很难再变动,再说,山区的小气候变化无常,我们不能完全以气象预报为依据。
  2018年9月14日,我们全体穿越人员乘上T246次车,从武昌直奔成都。

2018年9月14日晚,我们从武昌坐火车直奔成都。
杰克船长123 发表于 2018-10-16 21:33

湖北荆门野驴,求加入组织
欢迎荆门朋友入伙!
常青户外的群号:327079064你找雨后的太阳群主吧!  9月15日:中午到达成都后,我们又马不停蹄从成都乘火车到西昌,半夜凌晨到达西昌。虽然成都也有长途汽车到西昌,但我们觉得,长途跋涉,能够在火车上睡几个小时的卧铺,将会使我们得到一定休息,减轻即将穿越的疲劳和困难。
  9月16日:早晨8点,我们坐上西昌发往木里县的第一班长途班车。30多人的班车只坐了两伙人:一个是我们的16人,还有14个上海的也是穿越洛克线的队伍。西昌距离木里250多公里,现在公路基本畅通,但因为是在山区开行,汽车大约需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达木里。
我们背着重装包,喜气洋洋到达成都!



  走洛克线从西昌到嘟噜村、白水河起点,网上一般流行两种到达方式:一种是在西昌包越野车或商务车,全程距离大约四五百公里,每人包车费大约350-400元,这样比较快捷简单,一个专门跑这条线的杨司机,和我联系了一阵,希望我们包车前往。但我们还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乘长途班车一站一站坐过去,这样不仅仅票价要便宜一些,更主要是适当放慢前进节奏,让大家尽快适应高原,最大限度预防高反发生。
  由于天气预报情况不好,加上我们打算租马匹,大家都带了很多衣物(尤其是防下雪失温的厚衣服)和装备,几乎每人都是一个大驮包。车站的司售人员看了,他们眼馋而提出加货票,经过反复交涉,还是按20元一个包收了10个驮包的货票钱。
由于天气预报情况不好,加上我们打算租马匹,我们都带了很多衣物(尤其是防下雪失温的厚衣服)和装备,几乎每人都是一个大驮包。


  大约下午三四点钟,我们到达木里县城。木里海拔2300多米,我们打算在这里住一晚,一来适应高反,二来主要是采购穿越必须的粮食蔬菜等物资。我们在集贸市场采购了大米、面条,土豆、大白菜、萝卜、葱姜佐料以及气罐等物品(此前在武汉已购买了肉鱼罐头等荤菜)。木里的火枫的小气罐30元一个,以色列产的小气罐25元一个。如果网购寄到木里,大约要便宜近10元一个。由于我们决定吃集体伙食,一路上主要使用柴火,气罐使用量不大,所以,我们的气罐全部到木里采购。
  木里是个藏族自治县,县城小巧而整洁,吃了晚饭,我们在县城闲逛,明显感受到了浓郁的藏地风情。广场上,当地的广场舞都是热情奔放、节奏鲜明的藏族舞曲,我们都驻足在那里感受藏民们的悠闲生活。喜动的琳子忍俊不住,跑进广场,和藏民们一起跳起来。
西昌到木里之间的公路已经修得很好,一路景色也不错。只是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开的太快,容易使人发生晕车。



木里是个藏族自治县,县城小巧而整洁,藏地风格明显。一路大晴天,和我们出发前每天看到的小雨、中雨预报完全是两码事。
走洛克线看来不要太在乎天气预报。


  17号一早,我们坐上包下的班车,从木里向水洛乡进发。木里到水洛乡有200多公里距离,由于一直是在山路上行驶,据说需要开行10个小时才能到达。
  木里到水洛乡的车票价为107元,据说如果没有什么人乘车,班车一般不开行。因此个人或者两三个人到达木里,要前往水洛乡、嘟噜村,要么等候拼车,要么花费比较高的价钱包车进去,比较麻烦。此前,我和嘟噜村的但丁联系了从木里包班车直到水洛乡、白水河起点的一揽子包干的方案。我们16人3300元包干。
  但我们坐上班车后,司机嫌我们的包包大而提出不加货票钱他不开车。于是没法子,我们只好又给了200元钱,虽然总成本还是低于从西昌到白水河起点350元一个人的数字,但一路被这些狡猾的司机层层加收,也不是很爽。这一路虽是藏区,但淳朴之风看来已经渐渐失去。
  从木里到水洛乡的景色一路都很美,车子常常从山下的江边一路攀升到海拔近4000米的垭口,然后又沿着盘山公路下到江边。今天大家状态都很好,个个眉飞色舞,谈笑风生。倒是我昨天捏了一把汗:昨天几个人都在车上晕的不行,只差呕吐了,一时我不知他们是高反还是晕车。实际上是路面好走,仗着路熟悉,司机一路狂奔,好几个人被盘山公路转的受不了。
17号一早,我们坐上包下的班车,从木里向水洛乡进发。我们选择慢慢进入洛克线,以让大家逐步适应高反,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走传统的洛克线,一般都从水洛乡的嘟噜村出发。并且先在那里联系好住宿、向导、马夫。虽然最近那里的什么一村二村之间为抢夺穿越的驴友客源而发生过堵路、关闭等现象,但据说县里出面后,一切都恢复如常了。
  嘟噜村有很多向导和马夫,网上推荐了一些不错的向导和马夫,但由于大家反映那些人家里有跳蚤之类,我于是没和他们联系。网上提到过一个叫但丁的,说他有较重商业味。我想,商业不商业无所谓,只要按规矩办事,都可以。
  但丁是我打算联系的三四个人之一。但丁的殷勤使我最后决定和他合作:他一个月内主动和我电话联系不下十余次(嘟噜村的微信信号基本没有),我不能辜负他的主动付出。
从木里到水洛乡的景色一路都很美,我们时常利用下车吃饭或者方便的机会拍摄一路风光。





出木里县城不久,我看见河对岸远处的山上有一栋金光闪闪的宏伟建筑。问了一下司机,那果然就是我猜测的木里大寺。
  木里大寺曾是康巴藏区规模最大的黄教喇嘛寺庙之一,在藏区具有特殊的地位。木里大寺藏语称木里噶丹雪珠曲勒朗巴吉瓦林,其地处无量河中西岸,达尼亚布东侧,坐落在桃坝乡你易店,海拔2637米,建于藏历第十一若迥阳火猴年(公元1656年,清顺治13年),由喇嘛桑登绒布仿拉萨哲蚌寺的格局主持开山初建。有资料介绍其:背倚圣山“甲肃色拉”,丛峰耸立,巍峨俊秀。前是奔流不息的埋塘河,周围林木葱茏,山泉清澈,花木繁荫,犹如“诸天听法苍茫际,万佛垂慈紫翠间”。
  木里大寺是当年木里王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洛克就是在这里得到木里王的帮助,才得以完成到亚丁的考察计划的。洛克当时这样报道木里王国:“据说木里土司始于满清,有名的雍正皇帝1723年登基得到呈奏,说他们打仗英勇,于是封给他们永远统沿木里的大权。木里土司管辖9000平方英里的领土,比我们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面积稍小,但是只有220000顺服的臣民……王国有十座喇嘛寺庙,三个大的,十五个小的。”
  木里大寺在文革中基本被损毁,1982年由国家拨款在原址上重建恢复至现状。
  我本来对历史人文的东西很感兴趣,出发前也曾和但丁讨论过能否将车子弯到木里大寺参观一下。但丁说:车子走木里大寺一进一出二三十公里,路也不是很好走,除了增加费用,当天能否赶到水洛乡嘟噜村是个问题。考虑到团队整体行动日程,我只好放弃了去木里大寺。如果我一人来这里慢慢走,那是肯定要去一下的。
  在车上遥看木里大寺远远离去,只能遗憾而过。洛克就是因为访问了那里,最后才有了“洛克线”,才有了人们今天都知道稻城亚丁这个地方。


网上的木里大寺的照片


  大约下午四点钟左右,车子到了水洛乡。一个很帅气的年轻藏族小伙在那里等着。我知道他是但丁,一个嘟噜村的村民。
  但丁叫班车司机把车从水洛乡一直开到嘟噜村(估计还有上十公里),我和小猫咪子于是坐上但丁的皮卡,在前面带路,向嘟噜村进发。
  由于这是我和但丁第一次见面认识,在车上,我和小猫咪子当着但丁把我们已经在电话里约定的东西(事先做了电话录音)全部当面再核实确认一遍:16人从木里到白水河起点车费3300元,我们已经另被司机多收了200元,我请他考虑扣除;我们住但丁家,住宿加早晚餐60元一人;16人共14个大包雇佣七匹马加上五天的粮食蔬菜供给再雇佣一匹马总共雇佣8匹马,一匹马一天费用130元;马夫三人,每人每天50元,马夫几天的早晚餐和我们一起吃,食品由我们负责无偿供应,但马夫需要每天帮我们烧柴、洗菜(我们自己炒菜)、做饭,马夫无偿提供做饭和炒菜的锅子等。
  大约5点钟,我们到达嘟噜村的但丁家里。
但丁和我在网上联系时,发给我他的家以及他和孩子的照片。

  但丁的家是典型的藏民住宅,大家一放下行李,就在但丁家的房前屋后拍照留影起来,但丁的孩子和老婆都很漂亮而腼腆,于是,大家又都拥着她们合影。
  嘟噜村海拔大约2300米,其坐落在水洛河畔,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我踱出但丁的家,在村子里闲逛,我发现这里每家的房子都建得宏伟高大,每家都是深宅大院,院子里,村里的路旁到处是水果树,水果挂满枝头,你可以随手摘取,这一看就是个很富裕的藏族村寨。估计都是经营洛克线致富起来的。
我看了几家藏人住宅的大院,发现院门上都插着钥匙,谁都可以拧动钥匙进入,看来这里民风应该比较淳朴,还有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之风。
但丁的家是典型的藏民住宅,大家一放下行李,就在但丁家的房前屋后拍照留影起来。



但丁的家是典型的藏民住宅,大家一放下行李,就在但丁家的房前屋后拍照留影起来。



但丁的孩子很讨人喜欢。兰兰说回家后将把自己外孙的衣服寄给但丁的孩子穿。
嘟噜村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村子里每家的房子都建得宏伟高大,每家都是深宅大院,院子里,村里的路旁到处是水果树,水果挂满枝头,你可以随手摘取,这一看就是个很富裕的藏族村寨。估计都是经营洛克线致富起来的。



我看了几家藏人住宅的大院,发现院门上都插着钥匙,谁都可以拧动钥匙进入,看来这里民风应该比较淳朴,还有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之风。


  但丁家的厅很大,他说晚上所有人就在厅里开地铺。我听了咯噔一下没做声。我以为住他家是住在房间里或床上。以前的帖子住在嘟噜村也没说开地铺的,只是听说因为有跳蚤大家都到平台上搭帐篷。
  我以前带队外出也有60元或者70元包吃住,但住宿都是有床的,去年在靖边波浪谷就是70元包吃住的,当时有人竟然因为房里没有洗浴间而发牢骚;去年在四姑娘山那么热闹的地方,三嫂家里吃住70元住宿都有床的。但丁把睡在他家地上也算包住,我只好暗暗苦笑。好在我们这伙人什么地方都睡过,也不在乎。记得2015年我带队到西宁,联系住到一家青旅,有人当场惊呼:她一辈子从没住过这样的地方!当即自己跑出去找宾馆去了。如果这样的人这次来,估计就炸了锅。
  晚餐还没上来之前,但丁找来了马夫头,他的名字叫但朱,我们几个人和但丁、但朱再一次敲定沿途费用和意外情况的所有事宜。为了尽量减小高反影响,我们确定第一天尽量少走路,早扎营,我们不按网上驴友们第一天通常扎营的满措牛场扎营,而是选择还不到满措牛场的牛顿牛场扎营。我们还一致同意:如果我们中有人,哪怕只走一天就下撤,随着下撤的马夫和马匹的费用我们还是按5天的全程费用付给。所有敲定的谈话当着他们录了音,马夫也当场验了我们包包的大小和重量。
  吃晚饭前,我们看见但丁的家人吃着白面做的大饼。那个饼厚约一两厘米,有些像街上的炕饼,接近于新疆人做的馕,我们要了一点尝了一下,发现口感很好,可以作为我们穿越中中餐路餐的备用食品。我问这是哪里买的,但丁说是他们自己做的。我于是向他预定,他说,多一点他可以做,5元一个。于是,我们立即预定了二十多个。
  
我们16个人全部睡在但丁家大厅的地板上,60元包吃住的住原来是这回事。


作者: 杰克船长123    时间: 2018-10-19 01:22

光回味不行!你的大片发上来和大家分享吧!

作者: 五仁月饼    时间: 2018-10-19 01:59

蓝天依旧这次崭露头角,强驴形象已开始显现。

作者: 五仁月饼    时间: 2018-10-19 03:28

谢谢管理员鼓励!

作者: wanghill    时间: 2018-10-19 04:13
回味中

作者: lantianyijiu    时间: 2018-10-19 05:34
湖北荆门野驴,求加入组织

作者: lantianyijiu    时间: 2018-10-19 05:46

你们的照片大作请发上来分享!

作者: 杰克船长123    时间: 2018-10-19 06:34

快乐大哥的帖子让我仿佛又回到穿越洛克中,一次很成功的体验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作者: lantianyijiu    时间: 2018-10-19 07:02

快乐大哥辛苦啦!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作者: lantianyijiu    时间: 2018-10-19 07:23
好厉害!

作者: 五仁月饼    时间: 2018-10-19 08:02

金牌收队,实至名归!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www.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